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强制措施的前提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4-21
对于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强制措施,要符合那些前提有什么,你知道法律如何规定吗?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律盾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可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强制措施的前提

《产品质量法》第18条赋予了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必要的行政执法手段,即:

(一)对当事人涉嫌从事违反本法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向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与涉嫌从事违反本法的生产、销售活动有关的情况;

(三)查阅、复制当事人有关的合同、发票、帐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这些执法手段对于有效制止、查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了有效禁止产、销售伪劣产品和防范违法物品继续危害社会,《产品质量法》第18条还赋予了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即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有其他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及直接用于生产、销售该项产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由于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对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具有重大影响,为了防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滥用职权,原国家质量监督局《关于实施若干问题的意见》对强制措施的实施条件、产品范围及期限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实施强制措施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有违法嫌疑的证据或者举报;

(2)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必须合法。查封和扣押的产品范围是产品质量法第49条至第53条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产品存在的瑕疵问题、标识不规范的问题,不能实施查封、扣押。查封、扣押的期限为三个月;对于产品的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不足三个月的,查封、扣押后的处理不得超过产品的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因案情复杂等情况,需要延长查封、扣押期限的,应当报上一级部门批准。

通过以上小编整理的,有关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强制措施,要符合那些前提有什么的内容,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帮助。若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或者特殊,小编建议您,可以到律盾在线咨询律师,他们会给您提供更加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