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能赡养老人吗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4-29
如果需要赡养老人,一般需要本人达到相应的条件才可以,首先应该有赡养老人的经济实力,并且要是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属于精神病人还需要赡养老人吗?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律盾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精神病人能赡养老人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 子女对父母有赡 养扶助的义务 ” 。构成上述关系的赡养、抚养义务人,应依法承担赡养或抚养责任,若 被赡养人或抚养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赡养或抚养义务人应承担 的赡养或抚养费按以下方法计算:

赡养费的计算。首先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 线时,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 时,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 50%计算赡养费 ; 三个子女以上的按 40%计算赡养 费。应付的赡养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

人民法院认定赡养费的标准包括: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 经济能力。

赡养费的给付内容分六个方面:

(一)老年人基本赡养费;

(二)老年人的生病治 疗费用;

(三)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

(四)老年人的住房费用;

(五)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

(六)必要的保险金费用。

不履行法律后果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 活的子女,有要求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

一般来说,子女成年独立生活后,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不再有抚养义务。但是,对以下情况下的成年子女,父母有能力负担时,父母有教育抚养的义务:

1、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其收入不足于维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读的;

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当父母不履行义务时,未成年子女有向父母追索抚养费的权利。因迫索抚养费而发生 的纠纷,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也可由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处理。对拒绝抚养、情 节恶劣,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精神病人的赡养义务如何确定

公民对父母都有赡养的义务,精神病人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平时有劳动能力的,需 要去尽赡养的义务。如果是完全无劳动能力的精神病患者,是无法尽到赡养义务的。

根据以上内容的相关回答可以得出,如果是属于精神病这种情况,一般是不需要赡养老人的,因为精神病人他本身不是属于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次精神病人是没有能力支付这个赡养费用的,如果您还有相关法律咨询可以致电律盾在线律师解答。

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盾婚姻家庭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4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