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每一个子女在老人生活困难的时候都应该对其尽到赡养的义务,如果有的子女赡养老人,有的子女不进行赡养的话,那么赡养老人的一方是否可以多分得财产?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律盾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赡养老人能多分财产吗
在分配遗产时赡养老人的可以提出自己因对老人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可以要求适当多分一些遗产。
1、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被赡养人婚姻关系变化或其它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2、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被赡养人有要求赡养人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3、赡养人不履行给付赡养费、共同分担费用的,除了支付赡养费、共同分担的费用外,还应按照应当缴纳的赡养费、共同分担的费用数额的支付违约金。因赡养人不履行本协议而产生的诉讼费、律师费、交通费、赡养期间的护理人员费用由违约的赡养人承担。
4、赡养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在继承遗产时少分或不分。
5、部分赡养人不履行义务,其他赡养人按照长幼顺序由不尽赡养义务赡养人的下一顺序赡养人继续履行赡养协议约定的义务,任何赡养人不得以此作为自己不履行义务的理由。
法律规定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根据以上内容的相关的回答可以得出,如果不赡养老人或者对老人所尽的赡养义务比较少的话是可以少分财产的,如果有能力赡养但是不进行赡养还可以不分,但具体的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如果您还有相关法律咨询可以致电律盾在线律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