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加超速造成事故是否有刑事责任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10-27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私家汽车,而我国对于车辆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驾驶员违章比较严重的,可能面临吊销驾照的处罚。那么,如果驾照被吊销后,驾驶员仍然开车上路,并且加超速造成事故是否有刑事责任呢?下面由律盾小编为读者解答这一问题。

一、无证加超速造成事故是否有刑事责任

无证加超速造成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没有造成上述严重后果,不符合刑法规定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没有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无证驾驶造成事故,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二、什么情形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以下情形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1.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2.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3.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

4.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

5. 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

6.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7.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8.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一百条 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收缴,强制报废。

对驾驶前款所列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驾驶人,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出售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的,没收违法所得,处销售金额等额的罚款,对该机动车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理。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一般来说,我国《刑法》规定的门槛相对都较高,因此,无证加超速造成事故是否有刑事责任不能一概而论,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还要根据刑法的规定。如果各位读者还有其他困惑,欢迎到律盾进行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4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