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政强拆行为能否行政复议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10-31
强拆是指对房屋采取强制措施,强行拆除的行为。行政机关强拆房屋一定要遵守法定的程序,未经法定程序强拆房屋,造成公民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对行政强拆行为能不能行政复议?律盾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对行政强拆行为能否行政复议

行政强拆行为是属于可诉行为,公民对行政强拆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第四十四条 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二、强制拆迁房屋合法程序

1、强制拆迁房屋的合法程序主要有:

(1)在政府作出责成决定后,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提前15日通知被拆迁人,并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尽量动员被拆迁人自行搬迁。

(2)被拆迁人在公告指定的期限内仍未自动搬迁的,人员才能正式实施强制搬迁。

(3)强制拆迁时,应当组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被拆迁单位负责人到现场作为强制拆迁证明人,并由公证部门对被拆迁房屋及其房屋内物品进行证据保全。实施强制拆迁时,被执行人应当到场,如果其拒不到场,也不影响执行机关的执行

(4)强制拆迁房屋证据保全时,公证机关应通知被拆迁人到场。如其拒不到场,公证员应在笔录中记明。公证员应当组织对所有物品逐一核对、清点、登记,分类造册。并记录上述活动的时间、地点,交两名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在场人员核对后,由公证员和在场人员在记录上签名。被拆迁人拒绝签名的,公证员应在记录中记明。

(5)物品清点登记后,应运至指定处所,交给被执行人接收。不能立即交于被拆迁人的,拆迁人应将物品存放在合适的仓库中,同时,拆迁人应制作通知书,通知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领取物品。逾期不领的,拆迁人应办理提存。

(6)强制执行腾出的房屋,由裁决机关接收。

依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强拆房屋的行为有异议的,当事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超过期限未申请复议或者起诉的,又不自行拆除,就会强制拆除。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律盾进行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4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