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监护人有顺序先后吗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03
法定监护人是什么,要怎么才能成为法定监护人呢,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是不是也有差别呢。只要你好好阅读接下来文章的有关内容,希望你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今天,律盾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法定监护人的顺序:

1、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2、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此款所指其他近亲属,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二、如何成为法定监护人?

法定监护人的设立,依其方式,可以划分为当然设立、协议设立和公权力指定设立。

(一)当然设立,指第一顺序人全体做监护人。

(二)协议设立,可分四种情况:

1、当第一顺序人为二人以上时,经其协议,只由其中一部分人做监护人。

2、经各顺序人协议,由第二顺序人做监护人。

3、经精神病人监护人各顺序人协议,只由第三顺序人或第四顺序人做监护人。

4、经各顺序人协议,由各顺序人共同做监护人。

(三)公权力指定设立,即由主管组织指定监护人的设立方式。其要件为:

1、须不能依照当然设立和协议设立程序产生监护人,尤其对于何人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情况。

2、须由主管组织指定。关于主管组织,民法通则规定是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当父母不在同一单位时,则有两个有资格指定的机关),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在为精神病人指定监护人时,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员会。

以上就是律盾小编为你介绍的“法定监护人有顺序先后吗”的法律知识。遇到此类问题,请你认真阅读以上内容。那么希望以上律盾小编为你提供的答案能够解决你的问题。如果你的情况比较复杂,律盾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你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