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前一定要交定金吗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30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购房者在买房时被要求交纳定金的情况。很多购房者都不清楚什么是购房定金,也非常疑问: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之前,为什么要交定金?对于这两个问题,律盾小编在下文将为您做详细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前一定要交定金吗

法律上,购房者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前,向开发商交纳定金并不是必须程序,购房人可以与开发商直接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

在购买商品房时,最好将该项目了解清楚,然后直接与开发商签订买卖合同,这样如果在签约谈判中补充协议达不成一致意见,或者又发现了对自己不利的新问题,都可全身而退,不必再为解决定金的问题而烦恼,也避免了可能的定金损失。

当然,如果开发商非要购房者交定金作为购房的前提条件,或者购房者为了买到心仪的房子,选择与开发商签订了定金合同。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购房者可以在双方的定金合同中约定“如果双方在签订正式合同时,就合同的具体条款达不成一致意见,不能签署正式合同,卖方应无条件立即退还全部定金”。有了这样的条款,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定金问题了。

什么是购房定金

购房定金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的履行,由购房者一方预先向销售商品房一方交纳的一定数额的款项。《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定金法则。

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的认购书中约定的定金,是为了保证将来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理论上属于立约定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按照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因此,从法律角度上说,定金是一种债权的担保。给付定金的一方当事人如果不履行合同义务,无权要求对方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则要双倍返还定金。我国《担保法》还规定,定金应以书面形式约定,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综合上述,小编整理有关问题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约定定金必须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同时,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也不一定非要先交定金。如果您对这方面还有更多问题,律盾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4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