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01
1、经济实力不够,缺乏履约和赔偿的能力。尽管在内部承包合同订立时,明确约定该工程由承包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其所产生的债权债务与施工企业无关。但是一旦风险产生,如果承包方经济实力不够,不能继续履行合同或支付赔款,那么施工企业就要承担连带责任。
2、承包方不积极履行内部承包合同,背信弃义。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点:
①承包方大量拖欠农民工工资且时间较长;
②侵吞材料款项,造成材料商直接向施工企业要求材料款;
③承包方以项目部名义借款形成债务;
④与第三方串通,损害施工企业的利益;
⑤承包方骗取工程款后逃逸或偷工减料,不能全面履行合同。
3、缺乏合同管理能力。承包方的合同管理水平低,直接导致其不知道如何进行工程索赔和依法转移风险,在施工过程中,不知道需要经常对工程量变更等签单以及当工程发生变更时,及时签订补充合同或协议等,从而造成损失。
4、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些项目经理本身没有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知识,与此同时,也不配备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甚至是重大的质量安全事故或质量隐患,从而会造成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投诉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