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规定合同中哪些免责条款无效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10-14
我们在和对方签订合同的时候,都会在合同中约定相关的条款,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关纠纷的处理条款等,当然也包括一些免责条款,但并不是所有的免责条款都是有效的,需要符合法律规定,跟着律盾小编一起看看吧。

一、合同法规定合同中哪些免责条款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三的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二、合同中免责条款有哪些

1、减免自己责任,逃避经营者应尽义务。经营者通过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直接规定或者行业惯例减免自己责任,如“商品售出概不退换”、“打折商品不三包”、“限制最高额赔偿”等。

2、权利义务不对等,任意加重消费者责任。在许多的格式合同中,这种显失公平的条款表现尤为突出,如规定“有效期”。

3、排除、剥夺消费者的权利。有的经营者通过格式条款,事先拟定消费者放弃权利的条款,以此为自己免责,如在移动电话通信服务中的要求相对人承诺保证不向公司索赔。

4、利用模糊条款,掌控最终解释权。承认商业企业拥最终解释权,实际就意味着承认商业企业既是行为的当事人,也是行为发生纠纷时的裁决人,这是商业企业普遍使用的一种非常不公平的霸王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三的规定,合同中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或者是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这两款是属于无效的免责条款,不具备法律效力,即使约定在合同中,也不能够约束双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线咨询律盾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4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