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界定 2020-03-13

    合同诈骗罪的含义,我国刑法第224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既包括国家的合同管理制度,还包括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刑法所列举的五种情形:1、虚构单位名义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即虚假主体;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定 2020-03-13

    [摘要]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纵深发展,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这给我们审查逮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本文拟就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与界定谈点粗浅看法,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掌握罪与非罪的界限,正确适用法律,确保审查逮捕案件质量。 [主题词]合
  • 浅议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之界定 2020-03-13

    一、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经济犯罪亦在不断地增多,综合分析研究目前的犯罪情形,在市场交易领域中合同诈骗犯罪表现比较突出。 合同是经济交往的重要手段,是连接市场主体的重要纽带,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和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转。但就目前而言,合同欺诈行为逐年上升,合同签订的规
  •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的界定刍议 2020-03-13

    摘要:正确界定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并非一件易事,因为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行为人主观上有无非法占有目的,是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区别的关键所在。刑法上的“非法占有”既不同于“非法占用”,也不同于民法上的“占有”。要判断行为人的主观目的,须从行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
  • 合同诈骗罪如何判刑及相关法律规定 2020-03-14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合同诈骗罪如何判刑及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呢?律盾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及法律规定 2020-03-09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及法律规定是什么?接下来由律盾小编为您解答。
  • 非法办学合同诈骗罪的不泣诉案例 2020-03-23

    非法办学合同诈骗罪的不泣诉案例
  • 非法办学合同诈骗罪的不起诉案例 2020-03-31

    案情梗概:2000年5月,刑某在没取得办学资格的情况下,以北京某学校的名义招生,部分招生简章承诺,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两个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后在办学过程中,因管理问题刑某与部分学生产生纠纷,该部分学生及其家长遂到有关部门举报刑某。 2001年6月,海淀公安分局以合同诈骗罪为由刑事拘留了刑某,随后,海淀检
  • 2012最高法最新买卖合同纠纷司法解释 2020-03-0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已于2012年3月3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二○一二年五月十日 法释〔2012〕7号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12年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5次会
  •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2020-03-13

    (一)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合同诈骗罪是目的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是立法对合同诈骗罪的抉择。⑥有学者认为,凡是使用刑法所规定的欺诈手段的,原则上均应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⑦当然刑法规定的合同诈骗罪的几种客观行为与“非法占有目的”这一主观要素密不可分。但某种含有欺诈因素的行为是否是
共20909条,页码:1667/2091页 上一页1661166216631664166516661667166816691670下一页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