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劳务关系赔偿区别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1-01-29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都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法律关系,大家对此并不陌生,但还是有人在区别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上存在误区,如劳动关系劳务关系赔偿区别。那么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在赔偿上有什么区别?对于这个问题,律盾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进行答疑解惑,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的知识对你有所帮助。

  劳动关系劳务关系赔偿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对单位与员工而言,究竟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其实并无区别,都是员工提供劳动,单位发放工资。但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工伤),区别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就有特殊的意义。

  1、劳务关系下员工发生工伤,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适用该条例的前提是存在劳动关系。查阅大量案例发现,绝大多数民法院认为,劳动保障行政机关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首先审查被侵害主体与用人单位是否形成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关系,只有构成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才能依法进行实体审查并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则不能认定为工伤,被侵害主体也就不能获取工伤保险的各种待遇,从而防止社会保险基金的不当支付。聘请退休员工不构成劳动关系,因此退休员工发生工伤,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2、劳务关系下发生工伤,企业要按照人身损害标准赔偿,该标准重于工伤赔偿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如前所述,劳务关系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企业作为雇主应向被聘用的退休人员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与工伤赔偿标准相比,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明显加重了企业的责任。例如:工伤保险由社保基金承担,人身损害赔偿由企业承担;人身损害中的伤残补偿与死亡补偿标准高于工伤中的标准;人身损害赔偿包括精神损失,工伤赔偿则不包括。

  因此,劳务关系下发生工伤,企业要按照人身损害标准赔偿,该标准重于工伤赔偿标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在赔偿方面存在差异。关于“劳动关系劳务关系赔偿区别”的问题,以上就是律盾小编针对此问题为您整理的相关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律盾相关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