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有哪些救济方式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20
我们所说的职业病具体是指什么呢?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当患上职业病时,劳动者该如何救济呢?

用人单位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救济方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请求,要求督促单位为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

2.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前未告知劳动者将从事的工作可能具有的危险,或者在变更劳动合同时没有告知劳动者新工作可能增加的罹患职业病的可能

救济方法:劳动者可以向单位主张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单位不予认可的情况下,请求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者居住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合同无效

3.未经体检,即安排劳动者上岗从事可能罹患职业病的工作,或者终止与从事可能罹患职业病的工作的劳动者的合同没有按法律规定对劳动者进行体检的

救济方法:请求卫生行政部门督促单位为劳动者进行体检。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4.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建立个人健康监护档案的

救济方法:请求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建立健康监护档案。警告,限期改正。

5.用人单位不安排疑似职业病劳动者检查的

救济方法:请求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单位安排检查.,警告并限期改正。

以上就是律盾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病有哪些救济方式相关法律问题,如果您还有更多的疑问,可以咨询律盾专业律师,或者直接委托律盾律师帮您摆脱法律困境。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