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的法理基础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0-03-14
有人认为人格非商品,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受害者在精神上所受的痛苦。损害赔偿的数额应依所受损失的大小来确定,并且精神损害是非物质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无法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这种观点的很大缺陷就在于错误的将人格权的物同人体的物化等同起来,并狭义的理解精神损害赔偿的存在,这不仅不利于主体利益的保护,更不符合

虽然精神损害的补救不同于物质损害的补救,但是精神损害予以赔偿的精神价值观符合辨证唯物主义,精神权利虽不能直接实现物化,但是一旦它被抽象为法律权利时,它可以借助法律技术的作用实现物化。这种物化,不是权利主体的物化,而只是权利客体的物化,也就是说,作为权利主体的“人”是不直接物化的,而“人”所享有的各种精神利益是可以物化的。这种法律技术上的拟制适用方法,虽然在实际上无法实现等价,但是由于对精神损害给予了某种替代物赔偿,使权利主体遭受的伤害在心理上和情感上得到平复和慰籍。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882-3252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4    鄂ICP备20012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