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发生工伤怎么办

来源:互联网整理 | 2021-02-25
人的一生难免会磕磕碰碰。上班时间受伤,就可以称为工伤了。但是,很多人对发生工伤后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却不了解。发生工伤以后怎么办?现在就请看下文了解发生工伤以后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 遭遇工伤时,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必须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遭遇工伤职工单位的名称。在没有参加工伤

人的一生难免会磕磕碰碰。上班时间受伤,就可以称为工伤了。但是,很多人对发生工伤后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却不了解。发生工伤以后怎么办?现在就请看下文了解发生工伤以后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

遭遇工伤时,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必须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遭遇工伤职工单位的名称。在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形下,用人单位是工伤保险待遇的承担者;在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单位也应承担部分的工伤保险待遇。不知道用人单位的确切名称,就无法确定追索的对象。

(2)寻找证据证明劳工关系的存在。劳动关系证明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必备材料,没有这些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就无法对工伤予以确定。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包括签订的劳动合同、工作证或上岗证等。

(3)了解单位是否参加工伤保险。是否参加工伤保险会直接影响工伤保险待遇的责任承担,并且处理程序也会有所不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了解。

(4)明确单位是否已经申请工伤认定。不管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工伤认定首先是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不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可以在工伤后一年内申请。超过期限,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追索工伤保险待遇也将得不到仲裁委员会、法院的支持。

(5)与单位协商解决前,根据伤残级别和计算标准明确工伤赔偿数额。协商解决多发生在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形下。由于工伤可能影响单位将来的工伤保险缴费比例或受到相关单位的处罚,用人单位如果没有为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发生工伤后往往不愿意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而选择要求协商赔偿数额,工伤职工或其亲属为了使工伤赔偿早日处理完毕,也多采取迎合的态度。但此时没有劳动鉴定的结论,伤残级别和后期治疗费用无法确定,甚至不清楚工伤赔偿的计算标准,劳动者的权益很可能会因此受到损害。所以,如果选择协商解决问题,应多咨询医疗专家、律师等,条件允许的,最好有律师出面谈判工伤赔偿事宜、签订赔偿协议。因经济条件原因不能聘请律师的可以寻求法律援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服务热线: 400-966-1823 | 邮箱:service@lawdun.com
湖北钉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9-2025    鄂ICP备20012342号